跳至主要內容

邁進積金新世代 — 減費、便民、新可能

政府撥款建造的嶄新「積金易」平台(eMPF Platform),是一項重要金融基建,即將於明天(六月二十六日)推出,以創新科技為手段,把現時由12名受託人負責的強積金計劃行政工作標準化、精簡化及自動化,發展成為退休保障的中央行政平台,一方面提升運作效率、減省成本,並為管理強積金帳戶提供更多便利,從而推動養老金融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優化升級,變革強積金行業,同時對廣大市民的退休儲蓄保障帶來即時和實質的好處,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及安全感。


首名受託人(即萬通信託有限公司)旗下強積金計劃的成員及僱主在註冊「積金易」平台戶口後,便可率先體驗金融科技為強積金制度帶來的好處,例如僱員可隨時隨地用手機或電腦檢視強積金戶口,查看僱主有否準時供款,保障自己的強積金權益。至於其餘強積金計劃,則會按照受託人的資產管理規模,以「先細後大」的原則逐一加入平台。當「積金易」平台於2025年年底全面運作,屆時所有計劃成員可以輕鬆方便地透過平台整合現時分布於不同受託人的強積金帳戶,積極管理自己的退休儲蓄和投資策略。


對強積金計劃成員而言,「積金易」平台的即時好處是大幅減低行政費。按照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目前的估算,「積金易」平台運作首兩年,行政費會降低約36%;平台運作首10年,行政費水平將逐步下降到20至25點子,累計可節省約300億元至400億元成本,相等於行政費降低約41%至55%。具體來說,強積金戶口每10萬元累算權益的行政費,在轉用「積金易」平台後,在首兩年可由現時平均須每年繳付約580元減至370元,減費可達210元,並會反映在該名成員的強積金回報中,預計兩年後須繳付的行政費更會逐步遞減。正所謂「小數怕長計」,節省的行政費用在長期投資的複息效應和增長潛力下,可有效提高計劃成員的退休投資回報。


從僱主及僱員的用家角度而言,「積金易」平台操作簡便、功能齊全,將所有行政程序統一在一個平台中央處理,大大縮短了處理強積金相關事宜的時間,例如僱員能夠隨時隨地透過平台整合和管理不同帳戶,亦能透過平台更改投資組合及從不同計劃提取強積金。「積金易」平台亦為僱主提供了一個管理員工強積金資料和供款的一站式平台,簡化行政工作及減少人為錯誤。


宏觀而言,「積金易」平台可降低強積金服務提供者的入行門檻,吸引更多企業和資金參與,從而促進強積金行業的發展和提升競爭,加大本地養老金融市場的發展動能,創造更多商機。此外,「積金易」平台善用金融科技解決強積金制度的各項痛點,亦有望為推行其他強積金改革措施(例如「全自由行」)鋪路,進一步鞏固強積金制度為廣大市民提供退休儲蓄保障的功能。


我們將致力推廣「積金易」平台,讓市民能夠受惠於金融科技為強積金制度帶來的好處。「積金易」平台設有三間實體服務中心,分布於港九新界。市民除了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登記「積金易」戶口,亦可以到訪這些服務中心,在專人指導下完成登記。近日我就來到位於灣仔的服務中心,了解中心的運作,並親身體驗登記「積金易」的程序,過程十分簡便;服務人員會詳細講解登記程序,並解答市民在操作上的疑難。此外,港九新界其他地點亦設有提供晚間及假日服務的自助服務站,方便市民前往登記。


平台推出後,在接下來的18個月,將陸續有更多強積金受託人加入平台,因此我同時呼籲各位僱主及計劃成員應密切留意積金局的宣傳和所屬強積金計劃受託人發出的資訊,跟我一樣適時註冊「積金易」戶口,以享受「積金易」平台帶來的一站式電子化強積金管理新體驗。


2024年6月25日